一套开饭馆的铺子,最小面积的,租金一个月四两,三两也有,但是不能住人。
最后,王依依降低了要求,去看小铺子,她没有多余的银钱租住处。
这次看的铺子,厨房加铺面,只有十平方,后院还有两间厢房,院子活动面积,也只有七八平。
铺面小,租金也少,一个月二两半的租金。
租下房子,要一次性交四个月的房租,好处就是租房没有押金,租金也符合王依依要求。
坏处就是,店铺的位置,人流量不多,店铺小,做不了太大的营生。
租下房子后,送走牙子,四兄妹站在屋里里,脸色有些茫然。
三个哥哥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,王依依则是考虑,这么点小地方,除了卖包子,摆一个柜台,什么也放不下了,这跟她卖炒菜的想法,背道而驰。
“打扫下卫生吧!”站了好一会儿,王依依开口。
视线转了一圈,房子里空荡荡的,什么都没有,打扫卫生也没工具。
“我去买扫帚。”大哥说完转身就往前门走,走了几步又返回,看着王依依问:“有银子嘛?”
王依依就差落下伤心泪,因为租房子,花了十一两银子,眨眼只剩下一两。
王依依把身上,最后的一两银子掏出来,递给大哥:“再买一个水桶,一个木盆……”
想了想,要买的东西还多,又说:“我们一起去吧。”
说完,几个人关好门,一起去闹市上逛。
一口大铁锅,三百二十文,一个大水缸,二百六十六文,两个脸盆大的瓷盆,二百九十九文,一个石磨,一百一十文……
东西全搬回店面里,带出来的钱用完了,只剩下五文,五文钱又用三文,买了一个扫帚,只剩下二文。
一边打扫卫生,王依依脑海,只有一个念头:好穷,太穷了,真穷,特别穷……
要买的东西,还很多,要买粮食,还要找人打灶,还要找木匠定制柜台,还要买蒸笼,还要买配料。
到了亥时,几个人才回到家。
四个孩子都累了,阿父阿母也没多问,吃完饭,就让他们去休息,第二天日上三竿,王依依还没起,就听见房间外,家里人的嘀咕声。
父母兄长在屋檐下,在聊昨天的开支,阿父阿母两人,不敢信一天花了十一两,一个劲的问东问西。
王依依躺在炕上,盯着头顶的草发呆。
积雪还没化完,房子塌了也没办法修,只能等雪化了,冻土解冻了,才能找木材修房。
这大半个冬季,一家人住在一个房间,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能住人,炕中间拉着衣服挡,王依依睡最角落,旁边的位置,是阿母,阿母旁边是阿父。
再往门口方向,就是三个哥哥的位置。
房子不隔音,王依依躺了一阵,把外面的声音,听的一清二楚。
因为要开店,阿父阿母也没多让几人休息,下午,几个汉子就开始整理柴禾,大半夜,四个人一人挑一旦,挑去镇上。
只因在镇上买一旦柴,就需要十三文,做早餐卖馒头,又要大量的柴,现在银钱本就不多,只能辛苦四个汉子。
第三天,几个汉子挑柴,又去了一次镇上。
这次,王依依也跟着去了,她把剩下的四两银子也带在身上,这次是要找人,修灶台跟定制木柜。
到镇上时,已经到了中午,四个汉子挑柴,王依依也没闲着,背了二十多斤白菜。
放下东西后,王依依就去找木匠,阿父也把泥水匠找来了,灶台只需要花半天就能做好,柜子却需要半个月。
谈好灶台跟木柜,买了六副竹蒸笼,买了一旦麦子,最后还剩下七百五十三文,银钱又花了大部分出去。
忙完,一家人才又回了大山村。
第二天晚上,一家人全出了门。
王依依跟阿母,背着被子跟衣服,三个儿子挑着柴,阿父背的白菜跟萝卜。
菜干,吃了一个冬,早就吃完了,家里现在剩下的粮食,只有半旦大米,白菜、萝卜跟一坛猪油。
为了到镇上有吃食,这才不得已,背了一背篓白菜跟萝卜。
中午一家人到的时候,泥水匠带着徒弟,已经在门口,等了一家人两刻钟。
灶台要打两台,店铺里一台,厨房里一台,店铺的那台,是用来横温馒头的,厨房里那台,是用来蒸馒头,做其它吃食的。
厨房里要留两个灶口,店铺里那台,留一个灶口就行。
直到天擦黑,泥水匠才把灶台弄好,灶台弄好还要等两天才能用,不然容易裂口。
晚上,家里人在店铺里睡的,四个汉子一间房,王依依跟阿母一间房。
灶台还不能用,一家人做饭,用的石头垒成的灶台,吃的清水白菜。
第二天,一大早,不用王依依说,家里几个汉子就开始磨面,王依依买了一斤盐,二十斤米,六副碗筷,又用掉了四百八十七文,
第17章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